临港地区海绵城市规划及建设情况 -- 张弘 女士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0日张弘女士,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现任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负责上海市临港地区规划、土地、建设等工作,并牵头推进临港地区海绵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张弘女士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并有长期从事规划、土地管理的丰富经验,致力于把临港地区建设成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区。
临港地区海绵城市规划及建设情况
一、背景
1.临港地区基本情况
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
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直接腹地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战略地区之一
未来的临港地区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现代化、综合型都市
2.临港试点区基本情况
根据临港2020年总体规划,试点区区域面积为79.08km2,其中老城区7.35km2,主城区建成区44.08km2,其它为生态建设用地及备用地。
试点区老城区河道水质为劣V类,滴水湖存在污染的风险,需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
现状雨水管网重现期大多为1年一遇,需提升区域防汛安全。
3.试点区选择原则
(1)问题、目标导向:防洪排涝严峻;初期雨水污;自然调蓄不足
(2)集中连片、新老结合
(3)可复制可推广
(4)可操作性
4.试点区规划引领
发挥临港地区在高起点规划基础上,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建设管理优势。
规划利用外围生态带作为缓冲,以河湖为主要骨架,利用临港地区生态廊道将各功能片区及节点有机串联,顺应地形特征汇集至水生态敏感核心,形成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城市海绵体。
临港诞生于从天而降的一滴水,泛起的层层涟漪形成功能各异的城市环带。
二、临港地区海绵城市规划情况
1.试点区目标
总体目标:5年一遇降雨不积水、100年一遇降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2.试点区建设分区
示范分区类型:湖泊水体生态保护净化示范区;商务街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生态廊道雨水滞蓄净化示范区;已建城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新建城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围垦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利用示范区;老城区积水改造及河道综合治理示范区
3.技术路线
建筑→地块→分区→区域
源头削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
三、临港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1.分区建设示范
(1)湖泊水体生态保护净化示范区
位置:滴水湖及环湖带
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湖面、80m绿地及三个岛屿通过改造生态型护岸,发展绿化面积,营造层次丰富的植被群落,设置原位入湖净化设施,充分发挥大型浅水湖体及环湖带雨水净化作用,提升区域水环境
(2)商务街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
位置:一环带商务街区
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集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会议展示、步行购物街区及高档公寓住宅等综合功能的建筑群,展示雨水渗透—管渠汇流—蓄积回用设施—生物滞流及设施—溢流排放入水系一整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3)生态廊道雨水滞蓄净化示范区
位置1:二环带城市公园
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以公园的串联小型湖泊为核心,加上生态缓冲带,形成城市公园,利用充足的绿地空间和已有水域构建雨水蓄、滞、拦截净化系统,展示初期雨水净化、雨水蓄存及生态补水功能
位置2:临港森林及楔形绿地
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作为大型城市功能绿地,建设区域生态廊道,展示森林缓冲带净化、旁路湿地净化、集中式绿地雨水蓄净用、河道生态治理及原位净化功能
(4)已建城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
位置1:三环带已建区
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三环带以居住功能为主,已建区示范初期雨水收集及利用、雨水传输路径控制、排水管网的提标改造等居住区海绵城市改建途径,新建区通过海绵型道路、小区建设运营,示范临港管控程序
位置2:大学城、科创城及东侧保留带
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集大学园区、科学创新城的科教区及东侧滩涂湿地,主要示范大学园区大型公建区科教基地海绵工程建设模式;科创城结合区域强排特征,雨水收集导入滩涂湿地,示范雨水蓄净用功能,形成开发与生态保留和谐共存、互惠互补的良好循环
(5)新建城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
位置:三环带新建区
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现状以空地为主,规划为居住功能补充区和建设备用区,示范海绵型生态河道建设、海绵型道路建设,以及新建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模式
(6)围垦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利用示范区
位置:四环带保留区
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现状以空地为主,规划为建设备用区和生态保育区,示范海绵型生态河道建设、海绵型道路建设、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移动森林建设等生态保护与修复利用方向
(7)老城区积水改造及河道综合治理示范区
位置1:芦潮港社区
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作为老城区的芦潮港社区,以河道综合治理,积水点改造,排水管网提标改造,绿地、道路及建筑小区等海绵化改造,示范平原河网地区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
位置2:国际物流产业园区
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以仓储运输、物流服务、铁路集运为主体功能的国际物流园区已建成运营多年,通过初期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设施建设,示范产业园区海绵化改造
2.试点区建设项目
(1)试点区项目情况
梳理建设项目,形成15个项目包、34个项目,海绵总投资81.56亿元,实现试点区范围内海绵化工程服务面积全覆盖。
合理安排项目进度,确保2018年建设项目100%按计划完成。
(2)重点示范项目
环湖80米景观带E1区:面积约46hm2,该段投资约1.07亿。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透水铺装、表流人工湿地、生态岸线等,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3.试点区海绵建设投资
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投资约80亿元
积极探索在海绵型城市公园建设等项目中采用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力争实现试点区范围内海绵化工程服务面积全覆盖,确保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