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地铁:不断改善的城市交通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3日

伦敦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指标性城市,其城市化发展的思考在不同时期都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将伦敦案例放在宜居章节分析,不仅是从交通的规划和建设的角度来阐述,更看重的是想展开由交通延伸的有关居住、文化、就业、公益等社会议题的思考。这种多元交叉的发展模式,在未来城市化发展越来越趋同、速度越来越快的趋势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案例概况

伦敦地铁(London Underground)是世界上第一条客运地下铁路,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这条史无前例的地铁被命名为“大都会铁路”(MetropolitanRailway),最初只有4.8公里和7个停靠站,在开通最初的几个月里就达到了日均25000多人次的乘坐频率。

地铁在伦敦市中心是在地下运行的,而郊区则在地面运行,其中地面运行线路占55%。伦敦地铁在英语中常被昵称为The Tube(管子),名称来源于车辆在像管道一样的圆形隧道里行驶。4年以后,环线地铁开始投入建设,1869年穿越泰晤士河的地下隧道被改建成地下铁路,1884年完工。在大都会铁路线和环线建成后,伦敦纵横交错的地铁网开始萌生。1898年,连接城市南部与金融城的地铁线开通,1900年,横贯整个伦敦地铁地下的拥有宽大隧道、强大的机动车和动力系统的中央线也完成了。

图像

  

图6.15 伦敦地铁   

具体措施

1. 推动伦敦地铁的服务特色

在伦敦,有9%的地铁乘客是通过巴士换乘的。这种巴士“接驳”交通增大了地铁站的客流集散量,同时解决了一些巴士客运量不足的问题。伦敦交通公司巴士分公司在审查巴士线路和服务时,寻求采用新的办法来改善线路接驳及服务质量,而在建造地铁新线时,也积极地对接驳服务进行规划。

换乘方便是伦敦公共交通的特点。每条地铁线路基本可与10 条其他线路交叉。这样乘客换乘某一线路时,经一次换乘即可实现。伦敦现有5 个机场,均与地铁、快速直达列车或长途汽车相连。地铁与铁路也有46 个交叉站,在6 区之内买一张日票,地铁、火车可通用,乘客下火车或飞机后就可以换乘地铁。有的地铁还连着旅馆的后门,从旅馆出门就可以搭乘地铁。

伦敦地铁车票分为单程票、往返票、日票、周票和月票等,票价根据区间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伦敦地铁还提供优惠票,如周末双日票、节日票、家庭票、学生票等。乘客可通过互联网和电话购买车票,而且地铁票一般都和公共汽车联用,有的票还可以用来乘坐轻轨列车[1]。

2.构建宜居小镇

早在第一条地铁建立之前,伦敦人就开始了向郊区迁移的生活方式。随着地铁的发展,选择这样生活方式的人越来越多,地铁沿线也因此形成了许多生活气息浓厚的小镇,比如位于现在的大都会线最西一站的阿莫善姆(Amersham)。严格来说,阿莫善姆已经在伦敦的六区规划以外,但它仍然存在于伦敦的地铁线上,实际的原因是地铁大都会线经过100多年的不断发展,竟然超过了伦敦的扩展速度,延伸到伦敦之外去了,从市中心坐上地铁,不用换车,45分钟就可以到达阿莫善姆。小镇很安静,一栋栋住房十分整齐。这里的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30年代,那时大都会地铁刚通到这里,这里房屋便宜,物价低廉,又在地铁线上,交通方便,让很多人决定在此安家。那时的地铁公司为了吸引有正当收入和稳定居住的乘客,提供许多优惠政策,如购买一张票可以乘坐3次车,更为那些在新地铁站附近定居的居民发放免费季卡等。这些举措都大大鼓励了伦敦市民向郊区搬迁,他们在车站附近建起新房,慢慢就形成了新的社区。

3.兴建新世纪的地铁:Crossrail

进入21世纪之际,作为国际性大城市和首都,当时伦敦的地铁系统仍然停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老旧的讯号系统导致地铁故障成为家常便饭,停运几乎每天都有,以至于本地人已经习以为常,外出前都会到伦敦交通局的网站查看地铁哪部分停运,再决定自己的行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伦敦市政府早有重建新地铁的计划,为了平衡多方意见,花费20年反复论证讨论,终于在2010年正式开工。名为Crossrail的新地铁连接东西两端,建成后不仅能大幅减缓交通压力,同时也能带来就业和促进东部地区发展。

Crossrail贯穿东西,一头连接西部的希斯罗机场,一头连接东部的金丝雀码头新金融区,并向东延伸到辛斐尔德(Shenfield)和阿比伍德(Abby Wood),全长约118公里,预计2018年完工。完工之后伦敦地铁系统的运载量将提高10%,在高峰时段每小时穿越伦敦市中心的单方向列车将达到24辆,60分钟内可运送乘客150万人。

但Crossrail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字而已。金丝雀码头所在的伦敦东部地区是旧工业区,污染严重,犯罪猖獗,人均收入不高,是整个伦敦地区最为贫困的地区。该地区也有重新复兴的愿望,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进行全面改造,意图打造伦敦新的金融中心,并以18个月内建成7.5座高楼的速度刷新了伦敦建筑业的记录。但建成之后的使用情况并不令人满意,房子很难出租出去,租金很低,空置率高。后来因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向某些知名企业和新闻媒体提供超低租金或一年免租金的条件,状况才慢慢好转,但距离预设的目标仍有很大距离,追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年轻人仍更愿意离开家乡到繁华的中西部去。距离金丝雀码头咫尺之遥的是伦敦奥运会场馆和奥林匹克公园,利用伦敦奥运会的影响,加上Crossrail的助力,将切实改变这一地区的面貌,留住更多的年轻人,恢复其往日作为欣欣向荣的生活、工作和旅游景点的荣耀。

4. 倡导地铁公共艺术

一个多世纪以来,伦敦地铁与城市的发展并肩而行,在履行交通职能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尤其为当代艺术文化的生长与传播提供了独特的公共媒介。

2000年,为延续并支持地铁公共艺术事业,伦敦交通局特地成立了专门的地铁艺术管理与执行机构——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Art on the underground)。计划组旨在通过多样的艺术计划丰富每天数百万乘客的旅程体验,并加深人们对伦敦地铁身份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制定了明确的愿景规划:(1)为地铁乘客、员工和伦敦多样化的社区提供一个体验当代艺术的国际化环境,使其更好地理解和享受当代艺术;(2)加强地铁与实用者的联系,通过艺术重塑人们的想象空间并改变其体验城市的方式;(3)代表伦敦面向国际声援当代艺术,为世界范围内的新老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艺术作品的独特平台;(4)通过一系列多样的临时性和永久性的艺术项目,为伦敦都市艺术设计遗产和文化景观做出贡献;(5)在英国乃至国际社会拓展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声望和社会认可度。

时至今日,伦敦地铁艺术已经颠覆了单纯借由平面设计、装置装饰灯等视觉传达手段美化地铁网络的传统模式,计划组善于利用新媒体与新技术,不断尝试与推行新的艺术形式,并积极与学校、社区、艺术机构等进行广泛的社会合作,力图使公众最大程度地分享与体验地铁艺术之旅的匠心独运。伦敦地铁的艺术形式十分多元化,通常分为永久性艺术作品和临时性艺术项目两类。前者多为通过绘画、装置等美术范畴内的艺术手段对地铁站及沿线设施进行装饰与美化。临时性艺术项目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且灵活,既包括展览、表演、公众创作等为时数周或数月的艺术活动,也包括那些经常更新的海报、手册等平面设计作品。

伦敦地铁丰硕的艺术成果早已渗透于整个地铁网络,人们穿梭于其中,或邂逅一场音乐表演,或驻足观看一段影像,或欣赏一份平面作品……如同进入一个想象力不断增长的多维空间,享受一场动态的艺术旅行。为提供给乘客更生动的艺术体验,计划组不断完善与改进艺术项目,利用新媒介、新技术拓展艺术形式并开展相关的艺术活动。

同时,伦敦地铁也以“公众参与”为前提,开展公众创作、主题导览与讲解、主题展览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鼓励公众参与艺术事件,激发人们探索与思考艺术主题的深层含义及其设计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积极与中小学校以及社会艺术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开展地铁站及沿线的相关艺术活动,为普及艺术教育、提升社会公益性做出贡献。

图像

                      

图6.16 伦敦地铁艺术一瞥                      

5.卖报帮助无家可归者

据统计,伦敦的报刊数量和销量均居世界首位,在伦敦的地铁站里和地铁车厢内,人手一份报纸或杂志专心阅读的乘客成为地铁里一道特殊的风景。在众多的报刊中,有这样一份报刊特别引人注目,它的特殊之处不在于内容或形式,而是其发行渠道,专门雇佣无家可归者在地铁里发行。

《大问题》(The Big Issue)诞生于1991年,发起人高登·罗迪克(GordenRoddick)仿效纽约《街头新闻》(Street News)的例子,在英国推出一份类似的、专门由无家可归者担任发行的读物。《大问题》对无家可归的人“来者不拒”,只要他可以证明自己真的是无家可归,然后他就可以填表、领取制服和10本免费杂志,开始售卖《大问题》的生涯了。有些勤奋的无家可归者一个月可以卖出250本《大问题》,有200英镑的收入。《大问题》总编辑伯德认为,很多无家可归者并非不想自食其力,但总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缺乏重新开始的机会,比如年事已高,缺少教育,没有启动资金等等。同时,他们还面临着情感上的问题,他们因为没有家而非常孤独,心理很脆弱。售卖《大问题》不仅能给予无家可归者一个自食其力的机会,而且让他们有机会和人们对话、交流,重新获得自尊,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就好像如果有人向你乞讨,你肯定不会和他交谈,除非你喝醉了酒。但是你会和卖报者交谈。”

1995年,《大问题》增设了“大问题基金”(The Big Issue Foundation),在保证无家可归者获得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他们的居住问题、健康问题和个人理财问题等。在《大问题》办公室的信息栏里,人们能看到很多为流浪汉提供服务的信息:免费检查牙齿、免费代收信件、工作咨询、帮助银行开户……甚至还有免费的宠物医生,办公室还向流浪汉们提供免费咖啡、茶。

案例效果

一百多年来,伦敦不断发展、历史弥新,再加上其一整套世人熟知的视觉形象,成为伦敦乃至英国的符号。人们对伦敦地铁圆形标识,即早年被称作“牛眼”(Bulls-eye)或“枪靶”(Target)的红色环状标志的早期使用情况并不清楚。现仅知该标志最早在伦敦交通中的使用是在19世纪,作为伦敦公交总公司的标志,当时中间的横杠上标有“GENERAL”字样,即“总”的意思。1908年,由于其应用于站名和月台时较易辨认,该标志被伦敦地铁采用。标志中间的文字很快被改成“UNDERGROUND”(即“地铁”)作为早期的企业形象标识。后来在1919年,标志由爱德华·约翰斯顿作了一些小的调整。

图像

                               

图6.17 伦敦地铁圆形标志                               

伦敦地铁每个月台都显示该标志,中间的文字均是月台的站名。随着该标志被应用于伦敦的交通工具,包括地铁和巴士,伦敦交通局决定将该标志搭配不同的颜色应用于其他的交通工具,包括出租车、有轨电车等。很快该标志成为伦敦城市的标志之一。

今天伦敦已建成总长402公里的地铁网,其中160公里在地下,共有11条线路、共270个运作中的车站,在非节非年的平常日子,伦敦地铁每天的客流量是200万人次,每年的客流量大约8亿5千万人次。而在上班高峰的时间里,牛津街地铁站入口处一个小时的客流量是2万2千5百人。而伦敦的人口其实只有700万多一点。伦敦地铁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每段轨道,每个月台,每个出入口,都需要人工来打理。地铁里的多数员工,属于工时长、工资低、工作环境差而且工作不稳定的工作类型。百年来的伦敦地铁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已经从单一的交通元素,拓展到对居住、文化、就业、公益等社会议题的思考,伦敦地铁(London Underground)更成为了这个城市的名片。作为城市宜居体验的代表案例,伦敦地铁这种多元交叉的发展模式,完整地阐述了宜居城市这个概念在硬件、软件和人文关怀上的需求和供给。同时,与时俱进的思想也不断完善着宜居体验,为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而伦敦作为世界著名大都会城市之一,其地铁在承载更重要使命的情况下,不仅做到了宜居体验供给,更做到了发展与进步。

经验借鉴

1. 地铁运营与整个城市交通的紧密衔接,为出行的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和多样的票务选择。地铁的运营从来不能脱离整个城市交通的建设,通过交通接驳的衔接和交通路线的合理规划,伦敦地铁将火车、飞机、巴士等交通方式紧紧联系在一起,出行的居民可以清晰地选择到达目的地前的线路和交通工具,中间的换乘也尽可能得到简化。同时,多样的票务系统又面向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和不同消费水平,让所有的居民都能感受到,出行的每一步都能符合自己的需求。

2. 公共交通与城市布局调整、拓展的结合,通过地铁带动地铁站点附近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宜居体验。伦敦的地铁从整个城市的发展角度考虑了城市的区域平衡。通过地铁城市的功能区划从过于密集转向合理的密度布置,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不降低居民的生活体验舒适度。

3. 在地铁里开展公共艺术,提升居民的出行体验与生活品位。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不应该只是冰冷的工具,伦敦地铁很好地利用这个平台为艺术展示提供了舞台,不仅能够通过永久性的艺术展示来体现自身的底蕴和价值,也为自由创作者、艺术家、学生、宣传企业等提供临时性的艺术宣传空间,同时,公共艺术也能带来公益的宣传和公众参与的互动。地铁里的艺术不仅为艺术创作者带来了发挥的可能,也为每一位出行的普通居民带来了高于物质的精神体验和宜居感受。

4. 城市的宜居体验应该传达到每一个人,甚至到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城市属于每一个城市居民,而很多城市都有无家可归者,在很多城市规划中,这些弱势群体往往没有被考虑在内。作为经验借鉴,虽然卖报只是由于伦敦人的看报习惯而来,但是在其他的城市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向弱势群体提供工作岗位的同时,也为旅客营造舒适的出行体验和服务。宜居的体验是双向的,既有服务的供给,也有服务的需求。

5.伦敦地铁作为宜居城市建设的案例虽有其成功之处但也难免存在一些需要避免和在复制这一成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伦敦作为世界性大都会城市,其完备的地铁系统建设离不开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后期后勤保障,这一基础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而言是一个不可避免而又几乎难以解决的必要条件,甚至发达国家的一些中等城市也难以借鉴这一经验,所以,宜居城市的可复制性必须结合必要的经济水平和实际需求。以发展中国家为例,地铁作为新兴的公共交通系统,必然不会在初期就形成规模化的效应,所以,地铁的建设更多需要借鉴的是,发挥其带动经济发展、推进城市结构变化等作用,使地铁建设成为城市转型与升级的工具,发展中国家宜居城市的建设仍离不开城市物质层面宜居硬件的建设需求。而对于已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发达国家中小城市,宜居软件与人文建设才是更重要的体现。这些城市往往人口并不稠密,所以本案例中硬件建设就不具有复制性,更多需要做到的是其他公共交通的完善,例如铁路网的地铁化。但是这一案例中由交通系统带来的文化产业创造和媒体渠道拓展,可以作为复制的角度成为宜居城市的体现。

[1]https://tfl.gov.uk/info-for/open-data-u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