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为贫困线之下家庭设计的建筑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3日

智利案例看似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改造项目,但是此案例采取的创新点和模式的可复制性却具有广泛的运用意义。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大都是自上而下来规划和实施建设目标。在智利案例里,采用了管理与建设分离、由受益群体内部确立需求、专业资源协作与自主意愿驱动相结合的多种创新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模式不仅仅在智利的城市改造和建设中得以运用,并已经在美国、墨西哥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落地运行,其借鉴价值非常明显。

案例概况

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最新获奖者是智利的贫困人口解决居住的项目。评审团的宣言这样评价这个方案:“设计师倡导的协作方式设计创造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建筑作品,同时也回应了21世纪的重要挑战。建造工程让弱势阶层获得了经济机会,缓和了自然灾害的恶劣影响,降低了能源消耗,并提供了令人舒适的公共空间。富于创新和感召力的设计者为我们示范了最好的建筑能够怎样改善人们的生活。”

早在2003年,智利政府就希望为智利北部伊基克市中心贫困家庭设计住房。30年来,这些家庭一直居住在他们自建的杂乱的贫民窟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政府最终决定为这些家庭建造统一的住房,以改善此区域的生存条件。

图像

  

图6.11“半个好房子”未建成前          图6.12“半个好房子”建成后

该项目的挑战是如何容纳曾在一个有30年历史的贫民窟里居住的100户家庭,每户可使用的补助金只有7,500美元,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只能建造36平方米的房屋,而且其成本是正常情况下社会保障住房负担水平的三倍。项目的目标是让这些家庭保持他们在中心城市附近地区形成的社交和经济关联,而不是把他们驱赶到城市的外围。项目设计者希望居住在这些房屋内的家庭能够实现中产阶级生活标准,而不是让他们永远住在社会保障房里。

负责该项目的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被誉为“冷血人道主义”建筑师[1],他代表着能够全面理解建造环境的新一代建筑师。他清晰地展现了自己融合社会责任、经济需求、居住环境和城市设计的能力,将人们对建筑实践需求上升到对艺术追求的高度,同时还能应对当今社会和经济挑战。在2014年的一场TED演讲中,阿拉维纳指出现在全球的城市化面临着3S威胁——规模(scale)速度(speed)和资源匮乏(scarcity)。现在全世界有30亿的城市人口,其中10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未来十五年内,人们不得不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每周建造一座能够容纳100万人的城市,而每个家庭只能投入1万美元。阿拉维纳说:“如果我们不利用人们的建造能力,我们就无法完成这个每周一百万人的巨型城市计划。”

图像

       

图6.13 保障房内部和外部构造        

具体措施

“用户参与式”设计流程让这些贫困家庭参与到设计过程中,一起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限制。由于每个家庭仅享有7500美金的政府补助金,用于购买土地、铺设基础建设和建造住房,在经历了所有家庭用“绝食”的方式来抗议有限预算下可容纳100户家庭的“狭小的高层公寓”方案之后,建筑师采用了“半舍”的方案,让这100户家庭不再局限于只有40平方米的狭小房屋,还提供了再扩大住房面积的独栋建筑方案。在政府提供的补助金范围内,给每户家庭建造必须由建筑师来完成的“半个好房子”(Half good house),而剩下的一半空间则作为空余空间留给每个家庭自行扩建和后续完善。在政府补助金建造的空间里,材料的选择和设计都遵循实用、环保和简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家庭居住的基本需求和功能。

“半个好房子”这种特定类型的建筑物——作为楼房,它们可以非常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作为住宅,它们又允许进一步扩展。该项目完成的一年后,房地产价格上涨了两倍,但所有上述家庭都自愿留在原地,并不断改善着自己的家园。

图像图像

             

图6.14 焕然一新的独栋住房 案例效果             

2016年4月4日在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的联合国总部举行了2016年普利兹克颁奖礼,在感言中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总结道,“我们建筑师塑造的并非是砖块、石头、钢材和木材,而是生活本身。建筑使人们生活所在地有了姓氏——它既比生活复杂,也比生活简单。”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也是2016 年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策展人,他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展览启发大众,思考如何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争取资源,提高生活质量。[2]

在2005年“半个好房子”模式在伊基克(Iquique)完成了首个成功的项目,Quinta Monroy住宅项目[3]。目前为止,通过该模式已建成了2500多套低成本社会保障住房,并在墨西哥建设了新住宅项目以及在美国新奥尔良在卡特里娜飓风后建立了应急房屋。

经验借鉴

1.城市更新不仅仅是旧建筑、旧设施的翻新,不仅仅是一种城市建设的技术手段,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经济行为,它还具有深刻的社会与人文内涵。忽视社区利益、缺乏人文关怀、离散社会脉络的更新不是真正意义的更新。由“政府+建筑师+家庭自建”完成的房屋改善模式。该模式不仅解决了政府提供资金的局限,也让这些贫困家庭不用搬离,保留了他们居住在市中心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同时保留了他们能享受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医疗、优质的教育、原本的工作和社交的机会和权利。

2.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建造或营造最适合居住的环境,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有哪些功能构成,也需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建设模式达成目标。资源的有限是客观存在的条件或限制,在宜居环境营造过程中,应当首先满足和解决的是最基础和最需要外部协作的需求,对于居住家庭来讲,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完全依靠改造资金不能提供的居住坏境。

3.宜居的社区环境,应当包括安全、便捷、实用的基础软硬件建设,也需要有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在整个社区建设过程中,通过社区成员不同程度的参与,能让人们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也会让这个社区更有共鸣,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向心力和和谐的氛围,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更为深刻,社区成员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4.城市管理者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可以充分调动不同主体的参与,一方面可以发挥各参与者的专业和优势,另一方面能更好地针对聚焦的问题和方向,有效的配置资源。管理的扁平化和服务的多元化,是提高服务效率和提升宜居效应的有力组合。

5.和谐的城市和社区,无论是从建设还是服务,都需要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思考。在住房改善或贫民窟改建的过程中,不是仅仅考虑集中搬迁或外扩,而是更注重了解被改善对象的真正需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应当鼓励服务对象和受益者积极参与其中,也应该设立有效的渠道去倾听和收集服务对象的诉求,并做出反应。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对政策决定有指导作用,也能让服务对象了解诉求的可行性与进展。

[1]Archilovers: http://www.archilovers.com/alejandro-aravena/.

[2]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tag/alejandro-aravena/.

[3]ELEMENTAL:http://www.archdaily.com/tag/elemental/